• ×¢²áµÇ¼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扫,快速开始

  • 切换到宽版
  • 查看: 2131|回复: 0

    [车辆需要保养] 开国大典当晚,毛主席卧床看《史记》,吃两片安眠药一夜难以入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6 22: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国大典当晚,毛主席卧床看《史记》,吃两片安眠药一夜难以入眠

    温读
    2023-03-03 00:31北京匠心计划创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内容评审官
    关注

    1975年10月1日,这是毛泽东生前最后一个国庆节。

    上午,他静静地半靠在床头读书,好像并没有意识到今天是什么日子。

    一旁的护士小孟正在忙着处理事情,突然听到毛泽东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

    毛泽东的声音非常轻,小孟却听得很真切,她转过身,注视着毛泽东的脸。毛泽东平静地看着前方,过了好一会儿,才看向小孟,重复了一遍:“这可能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十一’了。”

    小孟急忙回答:“怎么会呢?您不要胡思乱想了”


    图|晚年的毛泽东和周恩来
    毛泽东笑着摇摇头:“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万寿无疆是天大的唯心主义。”

    小孟着急了,脱口而出:“主席,今天是国庆节,是个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对,您别提那些死不死的事情啦!”

    毛泽东又开始和小孟聊起了生死观。他老人家对生死从没有那么多忌讳,别人越是要回避的事情,他越是要挑起来说。“生死不已,新陈代谢”,小孟刚开始不了解毛主席的想法,随着和毛泽东的谈话多了,她也开始逐步理解。

    对于死亡,毛泽东向来无惧而从容。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毛泽东聊着聊着,也有了别样的情绪。

    越是举国欢庆的时刻,这位久经沙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越是容易陷入回忆之中。


    图|晚年的毛主席,时常喜欢呆坐在沙发上沉思追忆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有些人,比你现在还要年轻些,十几岁的娃娃,没见到共和国是什么样子,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毛泽东的眼眶湿润了,小孟愣愣地坐在那里,开始后悔自己不应该说那些话。

    毛泽东注意到小孟低落的情绪,颇有兴致地和她聊起了井冈山的旧事。

    那时候他们连连遭遇败仗,军心溃散,不少人嚷嚷着散伙算了。毛泽东对他们说:“就这么几个人,这么几条枪,用不完,绰绰有余。愿走的都可以走,不信,咱们有言在先,到庆祝革命胜利的那天我们肯定死不光。”

    毛泽东苍老的脸上出现了神采,浑浊的双眼里依旧有着悲悯又不服输的光芒。他沉浸在回忆之中,侧过身笑着问小孟:“1949年你几岁了?还不记得事吧!”

    小孟乘机询问主席:“主席,开国大典的时候,您肯定很忙吧!”

    提到开国大典,毛泽东更是神采飞扬,往事一幕幕清晰地出现在他的面前……


    图|进入人生迟暮之年的毛主席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合影
    开国大典前夜,毛泽东像往常一样工作了一整夜。

    9月30日晚上,距离开国大典还有十几个小时,毛泽东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后,吃了一盘辣椒臭豆腐,让李银桥来给他梳头。

    李银桥总有本事哄得毛泽东去睡觉,梳头就是他的“特殊方法”之一。谁知李银桥很快就回到了值班室,垂头丧气,原来毛泽东让李银桥梳头是提神去的,并非是想要休息。

    10月1日清晨4点,毛泽东依旧在伏案办公,周恩来打了几个电话指示卫士们赶紧催促毛泽东休息,但毛泽东坚持要把工作全部忙完。


    图|毛泽东和卫士长李银桥
    周恩来亲自来劝毛泽东,毛泽东仍旧没有睡意。周恩来临走前对卫士们说:“一定要想尽办法让主席睡觉。要是出了大事,我找你们是问!”

    李银桥在值班室里面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终于鼓足勇气再去劝了毛泽东一次。这次毛泽东没有抗拒,洗了个热水澡之后就躺下睡着了。

    开国大典前后事务繁重,国号、国旗、宪法、政府机构、人事安排……里里外外每一件事都要开会研究,毛泽东已经好几夜没有好好睡一觉了。

    这天毛泽东睡得很香,卫士们都舍不得喊他。下午一点多,他们才轻手轻脚走进卧室将毛泽东喊醒。

    毛泽东起床后先刮了胡子,接着开始理发。

    今天要穿的黄色中山装是早先就定制好的,衣料是战利品,由北京服装专家王子清量身定制。毛泽东穿在身上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图|1949年,毛泽东和女儿李敏
    而他里面穿的衬衫是旧衬衫,左右袖子一边一个大洞,在西柏波的时卫士长李银桥的夫人韩桂馨用袜子头将洞给补上了;毛裤两个膝盖处也有大洞,因为实在找不到这么大的旧袜子补,就一直留着两个窟窿穿到现在。

    毛泽东的心情很激动,穿裤子的时候有些着急,竟然将脚蹬到膝盖的两个大窟窿里面去了,差点将毛裤蹬成两截。

    开国大典这天,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就是穿着这样的旧衣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这个让人心酸的秘密,是多年后毛泽东的贴身卫士说出来的。

    这天早饭毛泽东吃得很快,不到十分钟就吃完了,兴致冲冲朝办公室走去。

    下午2点左右,卫士们陪同毛泽东来到了勤政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到了。

    这是一个简短而意义非凡的会议,毛泽东宣布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本届政府领导人名单。各位政府领导人宣誓就职。

    毛主席笑着说:“我们打了几十年的疲劳战,打出来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值得的。”

    就在会议进行的时候,负责毛泽东生活和安全的秘书叶子龙发现他胸前别着的带有“主席”字样的烫金红绸条不见了。

    叶子龙大吃一惊,这红绸条制作的代表证是周恩来亲自指示中央办公厅科长、书法家钟灵设计的,上面印有佩戴者的姓名、职务。毛泽东和六位副主席的代表证比较特殊,红绸条和其他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一样,但职务和姓名都是用金粉印上去的。

    今天会有苏联记者来拍照片,如此设计的代表证和黄色的毛呢中山装搭配在一起,别具一格。如果丢失了,毛泽东显然和其他几位领导人不协调。


    图|开国大典当天的毛主席和朱老总
    这不是一个会遗忘在人民的记忆里死亡小缺憾,它会留在历史之中。叶子龙迅速派人开着吉普车去天安门找到钟灵,请他以最快的速度给毛主席重新做一个代表证。

    除了这种问题钟灵也非常意外,卫士们找到他的时候,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他二话不说跳上吉普车,赶紧回到中南海的工作室,在一块红绸条上迅速写好“主席”、“毛泽东”几个字,飞快喷好了金粉。

    还没有等完全干透,他捧着代表证直奔勤政殿,交到了叶子龙的手中。

    会议结束后,叶子龙走上前为毛泽东别好红绸带,叶子龙和钟灵这才舒了一口气。

    下午2点50分,毛泽东和各位国家领导人在勤政殿门口乘车前往天安门。

    这条路车程仅仅5分钟,周恩来和罗瑞卿已经仔细检查过,避免一切发生危险的可能。

    开国大典这一天,早上还是阴云密布,上午和中午落下了小雨。而到了下午,晴空万里,阳光明媚。

    此时的天安门前的广场之上,30万衣着整齐的群众已经准备就绪,到处飘扬着鲜艳的红旗,工作人员和新闻记者也已经等候在天安门台阶前。

    现在我们看到的开国大典的照片上,天安门雄伟干净。其实在两、三个月前,城楼上堆满了野鸽子的粪便;金水河河道堵塞,水中全是污泥,散发着恶臭;天安门前的垃圾成山,最大的垃圾堆有六七米高……

    在6月份确定在这里举行开国大典阅兵式后,北平市人民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大扫除。首都各界群众热情参与其中,清扫垃圾,才有了当时修葺一新的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由李银桥扶着从城楼西侧的楼梯登上天安门,在他身后是朱德、刘少奇和宋庆龄等领导人。大家看起来都很兴奋,边走边愉快地聊着天。


    图|开国大典当天的毛主席
    一共100级台阶,毛泽东边走边停,不是为了让记者给他拍照,而是要等待身后年迈的、行动不便的领导人。

    下午3点整,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全部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顿时掌声雷动,群众们欢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按照程序,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宣布新中国成立;随即升国旗放礼炮奏乐;接着就是阅兵式、游行和观看礼花。

    毛泽东以浓重的湖南口音宣读公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洪亮的声音响彻广场,也激荡着全国人民的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是美术供应社女工在两天内赶制出来的,9月30日下午送到了怀仁堂,当天夜里才挂在银灰色的旗杆上。

    毛泽东扭动电动升旗的按钮,军乐队奏响了国歌,所有人心潮澎湃地凝望着鲜红的旗帜。这面珍贵的国旗,至今完好地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之中。

    与此同时,礼炮要在两分半钟之内一点不差地放完,一共28响。“28”这个数字是毛泽东亲自定下的,代表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斗的28年光辉历程。

    紧接着阅兵式开始,全部受阅部队由东向西缓缓驶入,毛泽东等诸位领导在天安门城楼上朝着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挥手致意。


    图| 开国大典上的军乐)
    这次阅兵式从初夏开始训练,过程异常艰苦。朱德总司令亲自赶到受阅部队的驻地看望他们,回到中南海之后就吩咐有关部门一定要给每人每天增加一个鸡蛋补充营养。

    阅兵式上演奏的乐曲也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有人提议采用旧军队的阅兵曲(德国曲目),有人干脆主张全部采用苏联的乐曲,而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罗浪则坚持用我们国家的革命歌曲改编。

    毛泽东亲自批注“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同意了罗浪的想法。最终决定的曲目为《东方红》、《解放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等人民群众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

    军乐队由200多成员组成,使用的180多件乐器基本上都是战利品。

    当坦克部队和飞机同时出现之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图|解放军空军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当时参阅的四架飞机挂实弹
    广场上绝大部分的人并不知道,当时全国尚未全完解放,国民党飞机骚扰事件频发,当时受阅的飞机之中有4架是带着实弹的,它们还肩负着战斗值班的任务。在阅兵大典之上,受阅飞机带弹飞行,在世界阅兵史上也是罕见的情况。

    阅兵式结束后正好是下午4点,群众游行开始。虽然播音员一再劝说群众们按照规定走过天安门,但在天安门城楼下,他们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只想看清楚一点毛主席和各位领导人,人群只得一波波被推着走。

    当工人群众队伍走过来之时,毛泽东对他们欢呼道:“工人同志们万岁!”农民群众到来之时,他又喊道:“农民同志们万岁!”

    人民群众热烈鼓掌回应:“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5点,毛泽东刚刚回到大厅休息片刻,想要和程潜聊一聊。周恩来颇为为难地对他说:“主席,群众不走,要见您啊!”

    毛泽东高兴地掐灭手中的烟头,朝着刚刚赶过来的程潜抱歉地笑了笑,又回到了天安门城楼。大家伙又是一阵欢呼,在看到毛主席之后群众队伍才慢慢移动起来。

    6点,疲惫的毛主席回到休息室,没过几分钟,广场上的群众又乱了。

    此时天已经有点昏暗,群众们唯恐见不到毛主席,不顾一切冲上金水桥,一遍遍齐声呼喊着“毛主席”。


    图|毛主席正和民主人士聊天
    李银桥怕毛泽东累了,给他搬来了椅子。毛泽东摆摆手说不需要,他兴奋得朝群众们挥手,一会走到天安门城楼的东边,一会走到天安门城楼的西边,有时候探下身来和群众招手。

    在工作人员的再三劝说下,毛主席和群众依依惜别。

    毛泽东回到丰泽园休息,准备恢复体力观看礼花。他高兴地对李银桥说:“搞饭吃!”

    他已经站了三个多小时了,依旧满面红光,一点也不想坐。他一边踱着步一边自言自语:“还行,我不累!”

    叶子龙乘机询问毛泽东能不能带上孩子们一起去看烟火。毛泽东想了想,反问道:“都让带吗?”

    叶子龙点点头:“都让带!”

    晚上7点20分,毛泽东带着李敏、李讷再次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观看礼花。

    原来开国大典的议程是没有礼花这个项目的,但当时在北京的苏联顾问根据苏联国庆典礼的经验,向大会筹委会建议了最后一项议程应该是放礼花。


    图|开国大典上的群众游行
    而当时礼花是什么样子大家都不知道,任务下达给华北军区,一名叫张桂文的作战科长专门询问了苏联顾问,才了解了放礼花是怎么回事。

    开国大典当天,用于庆贺的其实是五颜六色的“信号弹”。但经历过开国大典的男女老少,都将终身铭记这场最为动人“礼花”。

    李敏和李讷激动地拉着毛泽东的手:“爸爸,快看!”叶子龙的女儿二娃也好奇地询问毛泽东:“毛伯伯,你看这像什么花呀?”

    毛泽东也颇有童趣地和孩子们聊着,问她们这一簇簇的礼花像什么,孩子们说不清就会起一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毛泽东都会点头,肯定道:“对,像!”

    在放礼花的间隙,毛泽东回到了休息室会见了苏联的外宾和华侨代表。他穿上一件打了补丁的旧毛衣,一边吸烟一边沉思着。

    晚上10点多,礼花的时间结束了,毛泽东探出身子向群众们告别。他朝向哪里,哪里的群众们就欢呼起来。他的卫士李家骥在回忆录中说:“这种起义的景观,也许只有毛主席和中国的老百姓能相互协调地创造出来!”

    观看完礼花后,李敏和李讷意犹未尽,李讷兴奋地说:“爸爸,人民群众喊你万岁,你喊人民万岁,真有意思。”


    图|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
    毛泽东告诉她:“这样才对得起人民啊!”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州市汽修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5024031号 )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76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