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一次,有位老婆婆来找药王孙思邈要毒药。药王问她:“你要毒药做什么用?”婆婆说:“养个忤逆不孝的儿子,打骂老人,要这种畜生何用?索性把他毒死算了。”
孙思邈正在整理药材,这时来了一个老婆婆,她进门之后四处打量,看的周围没人,才跟孙思邈开口问道:“大夫,咱们这里有没有毒药,能帮我配一些吗?”
孙思邈心中警觉,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婆婆,放下手中的药材,走向老婆婆问:“你要配毒药做什么?咱生活一般可用不到这个。”
老婆婆眼神躲闪,手略微攥紧衣角,结结巴巴说道:“家里的粮食少了很多,我想可能是闹老鼠了,想配点毒药把老鼠毒死。”
孙思邈看到她的神情显然是不信的,孙思邈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老婆婆,您要抓药得告诉我实情,我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的。”
老婆婆沉默了片刻,眼眶逐渐湿润,她哽咽着说到:
“大夫,说来怕您笑话,我养了个忤逆不孝的儿子,不务正业,四处欠钱,在家中还我们夫妇二人耕地赚钱给他拿去挥霍,我们生他养他他却动辄打骂我们,我丈夫已经被他活活气死了啊!我养这种畜生有何用,还不如毒死他算了!”
老婆婆泪流满面,哭的声音沙哑。孙思邈听到这些后也明白了事情经过,心中无奈万分,但人命关天的大事,医者仁心,孙思邈定然不能真的给老婆婆抓一副毒药。
于是孙思邈去药柜抓了一些甘草冒充毒药给了老婆婆,劝慰了几句后,老婆婆带着药离开了。
回到家中以后,儿子此时还没有回来,老婆婆把家中唯一的母鸡杀了,准备给他炖鸡汤,老婆婆犹豫再三,最后心一横才把抓来的“毒药”放到了里面。
等鸡汤炖出来之后,儿子也回到了家中,老婆婆正准备给儿子盛饭,却听见儿子喊到:“老太婆,老子今天整了条鱼,给老子炖鱼吃。”
话音未落,老婆婆就见他带着一条鲤鱼来到了厨房,老婆婆小心翼翼说道:“今天我煮的鸡汤,咱们喝鸡汤可以吗。”
却见儿子两眼一瞪,一脚踹在了老婆婆的腰上,大喝道:“老子说了今天要吃鱼,赶紧去做,再磨磨唧唧的老子打死你!”
说罢把鲤鱼扔在了地上,然后骂骂咧咧的回屋子喝酒去了。
老太太望着自己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眼角不自觉湿润了,叹息一声,一手捂着腰艰难的将鱼捡了起来,拖着佝偻的身子重新烹饪起来。
老婆婆在儿子一遍一遍催促的谩骂声中终于将鱼烹饪好了,又就着鱼汤煮了一碗面条,并把甘草放到了里面一起煮了。
端上桌后,儿子就狼吞虎咽起来,吃完他转身就回了屋子,自始至终都没有看过他的老母亲一眼,仿佛这个人就该是他的仆人不配他抬头看一般。
晚上老婆婆还是去儿子的房间里面帮他盖被子,顺便去看儿子的情况。她凑近一看儿子脸色发青,身体没了温度。虽然是自己决定毒死他,可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老婆婆还是在床边大哭起来。
第二天街坊来帮忙安葬,白事队伍经过孙思邈的医馆,孙思邈出来之后认出来了那位老婆婆,孙思邈大惊失色,自己明明只是开的药性温和的甘草,怎么会毒死人呢?
孙思邈急忙冲过去询问老婆婆,老婆婆将事情的过程告诉他,孙思邈还是疑惑异常,不明白老婆婆的儿子如何中毒的。
但无论一个人的品行多么恶劣,身为医生的他还是不能毒死人家,虽然此事不是孙思邈的本意,但毕竟人死自己有很大一部分责任,孙思邈愧疚不已,于是赔偿了老婆婆一部分银两,就搬家离开了这里。
这个问题困扰了孙思邈很久,直到后来跟一个道士交流行医经验时,道士讲到甘草和鲤鱼一起吃会中毒,孙思邈才恍然大悟。后来孙思邈在行医过程中还发现了剧毒的砒霜也能用来治病救人。
甘草本是解毒药性温和的药物,却能变成毒药杀人,砒霜本是剧毒的药物,竟然也可以变成治疗疾病的药。
医之一道似无穷无尽,吸引着一位又一位学者深入考究,他们也使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拯救了一个又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
药理也通人理,性格温和的母亲能被忤逆不孝的儿子逼迫的要杀死儿子,这也如同药性温和的甘草能变成毒药一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尽心尽力的孝敬父母,能让父母见到自己的时候露出发自内心的高兴和骄傲。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民间故事。
参考文献:孙思邈治病,甘草要了人命,而砒霜却救了人,这是为何?
作者:山水有相逢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 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