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寒牛出栏解读:
这是毛选开篇第一句话。
初学者,看到这句话,很容易被震撼,或引发某种共鸣。因为,这句话蕴藏着辩证思维,是正确思考问题的角度,所以我们能从中感知到启发与力量。
这篇雄文,最为重要的东西,不是文章内容,而是分析问题的逻辑——辩证唯物主义。教员应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分析了社会各阶层群体的特点,剖解了各阶层群体的经济基础,掌握了各阶层群体的政治意向。背后的逻辑是辩证唯物论,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倒映了社会存在。
教员,全面解构了社会各大阶层,洞悉了社会群体的特点,并且从中找到联合的革命对象,窥探到革命事业的潜力。用互联网企业的话术来讲,要重视分析用户画像,通过各项数据分析,来推断用户消费潜力和市场规模。
什么是敌人?在革命时代,教员把“敌人”的范畴划分为:帝国主义、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反动知识界。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我们可以把“敌人”理解为:竞争对手、竞品、同行、黑势力、垄断者等。
什么是朋友?在革命时代,教员把“朋友”的范畴划分为:无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业游民、小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的左派。在商业竞争中,我们可以把“朋友”理解为: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合作伙伴、股东、投资人等。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敌人与朋友的关系,犹如战争与和平、贫穷与富贵、高与矮的关系一样,二者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对立面会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敌人和朋友是相对区分的,有条件区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钱的事情反目为仇,从互相帮助的朋友变成互相拆台的敌人。很多人,也会因为实际利益的需要,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从敌视状态转成合作关系。
在商业活动中,敌人变成朋友的案例有很多,比如腾讯入股京东,我电商做不过你,我就买你股权,成为你朋友。比如丰田、本田入股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搞不过你,我就买你股票,成为合作伙伴。
在国际事务中,这种矛盾转化的现象更为常见。苏联与中国,最早是亲密的朋友,后来因为国家利益分歧,变成了敌人;苏联解体后,中俄因为共同利益的需要,又变成了朋友。
英国与德国,二战时双方打得你死我活,德国是英国的敌人;二战结束后,欧洲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欧盟,因为共同利益的驱动,英德变成了朋友。英国脱离欧盟后,双方因为利益冲突,很有可能变成了敌人。
正如丘吉尔所言: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 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