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²áµÇ¼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扫,快速开始

  • 切换到宽版
  • 查看: 2524|回复: 0

    [车辆需要保养] 1918年的北京,毛泽东和杨开慧经常约着一起逛公园,逛郊区,但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3 19:4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18年的北京,毛泽东和杨开慧经常约着一起逛公园,逛郊区,但是,两个人性格都很骄傲,谁也没有捅破那层纸。
    1920年元月,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去世,她要送灵柩回湖南去。毛泽东舍不得,却因公事不能陪她回去,寒冷的冬夜,相思刻骨,他提笔写下了唯一一首纯写爱情的词(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也算是正式表白了吧,杨开慧收到这首词的时候,特别开心。这一年的秋天,她带着衣服搬进了毛泽东的宿舍,然后请了一桌饭,宴请长沙的亲友,就算是结婚了。当时湖南的新青年,都称这场婚礼是“理想的罗曼蒂克”。
    然而,甜蜜只是他们生活中非常少的一部分。结婚七年,他们颠沛流离,聚少离多,生育三个孩子以后,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
    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秋收起义即将开始,杨开慧站在长沙板仓杨家后山的棉花坡上,目送毛泽东又一次离去。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是三年,而且是永别。
    三年中,杨开慧只能通过报纸来了解丈夫的消息,他的生日,她会煮一碗面,仿佛他就在身边。
    1930年,刚刚29岁的杨开慧牺牲了,消息传到井冈山,毛泽东眼含热泪,心如刀绞,只说出了一句话:“开慧之死,吾百身莫赎。”
    霞姑,吾之挚爱
    汝之牺牲,吾百身莫赎
    惊闻噩耗,吾手足无措
    忽跌入万丈深渊,撕心裂肺......
    1982年,人们在修葺开慧故居时,在她卧室的墙壁之中,发现了她写给毛泽东的书信,这些信放在一个在离地2米的墙洞中,还用泥浆封了洞口,可见,当时杨开慧花了不少心思来藏这些信。
    这时,距离杨开慧牺牲已经52年,毛泽东也已经去世6年了。
    我要吻你一百遍,你的眼睛、你的嘴、你的脸颊、你的额、你的头......你是我的人,你是属于我的。
    我的心挑了一个重担,一头是他,一头是小孩,谁都拿不开。
    天哪,我总不放心他。只需他是好好地,属我不属我都在其次,天保佑他罢。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格外的不能忘记他……
    一同藏在墙壁中的,还有一首感人肺腑的(偶感)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念我远行人,复及数良朋。
    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
    这些文字,饱含着一个年轻妻子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可惜她心上的他,却从来都没有机会读到这些信,它们独自在黑暗中吟唱了50年,这是多么残酷的遗憾。越是遗憾,越是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的伟大,也越是让我们怀念英年早逝的杨开慧烈士。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无限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台州市汽修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5024031号 )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76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