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扫,快速开始

  • 切换到宽版
  • 查看: 367|回复: 0
    收起左侧

    [车辆需要保养] 1930年,两个美国女子在海边滚铁环,当年她们应该属于上层阶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7 03:3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0年,两个美国女子在海边滚铁环,当年她们应该属于上层阶级。

    上世纪的三十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中,美国经历了世界大萧条和社会变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也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

    在美国正式爆发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前,社会已经在各方面显示出了预兆。整个社会环境中充斥着虚假的繁荣。

    当时的广告鼓励人们“任何人不仅有能力阔,而且应该阔。”而阔起来的方式就是股票。雇员们被鼓励购买老板的股票,掏空积蓄为未来做抵押。

    据统计,当时美国人中有450万人将全部或部分身家用于投资,而这其中,90%都是在赌博冒险。

    充斥大街的广告语将成功定义为普通人的标准,认为不成功才是反常的。普通人开始将能快速致富的人当做生活的偶像,盲目崇拜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

    媒体铺天盖地对于成功的宣传,盲目庞大着普通人的自信,刺激着年轻人的心灵。

    然而,这些繁荣的背后,却是赤裸的现实。社会分层在这种盲目的狂热中急剧地加剧着,占全社会20%的人迅速掌握了社会80%的财富,商业垄断越来越强。普通人与富人的收入两极差异越来越大。

    在20世纪20年代到经济危机爆发前夕,十年间,企业主的收入翻了数倍,而普通工人的收入却没有太大变化。甚至在通货膨胀之下,1929年的25美金远不值1920年的26美金。

    社会顶层人士的收入是底层家庭收入的630倍,2.4万个年收入超过十万美金的家庭,是600万个贫穷家庭三倍。然而,这一切都被贷款等各种超前消费所带来的虚假繁荣掩藏着。

    在罗斯福竞选前期,美国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局面——企业毫无节制的竞争、普通人长期的失业、普遍的贫困、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罗斯福在正式就职美国总统后,出台不少措施来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在100天的时间内,密集出台了将近70项法律。包括对银行的管理和干预、救济农业、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大量新建公共工程等。

    罗斯福的名言“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在他带领的联邦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下,民众逐渐恢复了信心,百日新政取得相当大的成效。

    而这时,已经度过了危机的企业开始对罗斯福反向倒戈。

    由于政府的干预影响了垄断企业和大资本家的利益,工会力量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增长,也使得企业对十分不满。他们组织起美国自由同盟开始讨伐新政。同时,工人斗争也因为各项福利条款没有得到落实而愈演愈烈。

    但社会观念已经自胡福的粗犷的个人主义转变为接受国家的干预,这给罗斯福提供了深入解决社会问题的条件。

    虽然危机的发生直接起源于金融危机,但更深入的原因是体制问题。美国的经济体制优势一直在创造生产,但消费却进步缓慢。工业生产并没有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

    生产端繁荣,而下层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却太差。因此才会出现资本家宁愿把大批牛奶倒掉也不愿意售出的现象。

    实体经济的发展受限。所以解决经济危机更深层的做法是要限制垄断企业对于经济的控制,缓解下层群众的生活困境。

    因此罗斯福的第二次新政,将破除这些问题放在首位,重点在为社会下层群众的利益实施大规模干预。

    也正是因此企业界并不支持这次新政,在1934年4月的商会全国代表大会上与罗斯福宣布决裂。

    但第二次新政并未因此搁浅,罗斯福积极寻求工农群众和小企业的支持,颁布各项法令,推进改革。

    出台“紧急救济拨款法”,为失业者提供直接的经济援助;实施“社会保障法”,永久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为保卫工人和国家利益的“劳工关系法”被认为是为了美国工人利益而采取的最有远见的一项计划。

    《大萧条时代》列举各项实事,从美国普通群众的生活实况、城乡、地区和种族关系的变化等各方面,高度评价了这些措施,使得无数下层百姓在危机中得以艰难度日,并对美国社会风尚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做法,也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范本,深刻影响着日本、英国等国的经济变革。

    美国社会学家莱文对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状况的总结颇具代表性,她认为美国在资本积累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间竞争无度;资本剥削率太高,生产过剩,购买力低;政治结构职能过低。

    新政的出台正是为克服这些障碍,维持和调整政治经济制度,更好地实现资本积累。

    国家层面上的宏观政策落实到人民生活的微观层面上,则是一个个不同的横截面。垄断企业掌握着巨额财富,但在经济危机的大浪之中,也随时都会面临翻船的风险。

    而普通人的生活,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变得更加困顿。如图片中这样能够肆无忌惮在海滩玩耍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绝不是一般家庭能够做到的。只有生活富裕的人才能够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有条件有能力与时间去享受生活。

    这场经济危机至今已近百年,但时代的发展总有规律可循。在时代的洪流之下,无论哪个阶层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在繁荣的背后,每个人都面临着挑战。

    参考文献:

    [1]赵修义.危机不仅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和观念的——解读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J].探索与争鸣,2009(09):4-12
    我知道答案 回答被采纳将会获得0 酷币 + 88 酷币 已有0人回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州市汽修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5024031号 )

    浙公网安备 33100202000768号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